职务:课题组组长,特聘研究员
电话:+86-755-2603-3616
邮箱: lizg@pkusz.edu.cn
教育背景及工作经历
2009-2010 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博士后
2004-2008 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博士
2001-2004 杜兰大学,化学系硕士
1996-200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神经科学和生物物理系学士
奖项及荣誉
2017 拜耳学者奖
2013 深圳市杰出青年基金奖
2010 美国国家癌症中心博士后奖金
2008 芝加哥大学Harper毕业论文奖
研究领域
我们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稳定多肽二级结构的方法学研究、治疗性靶点研究、微生物毒力及抗感染治疗研究和多肽自组装材料研究等四个方面。
1. 稳定多肽二级结构的方法学研究
课题组的相关研究关注多肽工程战略,致力于发展新型多肽螺旋构象稳定方法,以解释稳定多肽的二级构象对其生物物理性能的影响。与此同时我们通过化学稳定的多肽来研究重要蛋白靶点的生物功能和作用机制,为探索更加有效的药物前体奠定基础。
2. 治疗性靶点研究
基于不同治疗性靶点的特征(ER-α, USP 30, Raf, LSD1, p53, HDAC1, IDE)设计和开发新的稳定多肽。
3. 微生物毒力及抗感染治疗研究
我们课题组一个研究方向是关注人类重要病原微生物的毒力,利用结构生物学或计算化学手段及高通量药物筛选方法对小分子库进行筛选。针对人类病原体重要靶标蛋白开发一些小分子抑制剂用于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
4. 多肽自组装材料研究
生物纳米材料相比于许多无机材料更为环境友好。研究发现,许多短肽分子会自组装成规则有序的纳米结构,并常常会展现出许多独特的性质。我们课题组采用化学方法设计与合成具有特殊结构的短肽,开发更为便捷的组装体系,诱导和构建多肽纳米材料。在生物医药、可穿戴设备、植入设备以及可降解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研究成果
1.提出了可以通过精准控制多肽侧链上特定位置手性中心的绝对构型来调控多肽的二级结构,并调控其生物物理性质乃至之后的生物学功能的新颖概念。(Chirality induced peptide helicity, CIH)基于在CIH研究中拓展的多肽主链二级结构可以被侧环取代基调控的概念上,建立了简单易行的利用氨基酸自身手性中心远端调控多肽二级结构的稳定体系,并发展了针对细胞内一系列重要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多肽调控剂,包括P53/Mdm2,雌激素受体α和HDAC家族蛋白等。
2.进一步发展了独特的可逆稳定多肽构建的方法,实现了直接使用商业可得的多肽,经过简单的一步化学修饰后获得具有更高稳定性以及更好细胞膜穿透能力的多肽。而这种多肽在细胞内的还原性条件下可以释放出原始多肽,实现其生物学功能。利用可逆稳定多肽方法,构建了高效的生物可降解的基因运载体系,实现了有效的基因递送。
3.阐明了金黄色葡萄球菌中丝氨酸苏氨酸磷酸化、去磷酸化酶Stk1/Stp1的作用机制,发展了Stp1的选择性抑制剂以及解析了Stp1的结构。同时,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具有广谱抗细菌和真菌能力的具有新颖骨架的抗菌多肽。
4.发展了短肽分子有序自组装,在生物医药、可穿戴设备、植入设备以及可降解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代表性成果
1.Wenjun Li, Dongyuan Wang, Xiaodong Shi, Jingxu Li, Yue Ma, Yanding Wang, Tingting Li, Jianing Zhang, Rongtong Zhao, Zhiqiang Yu, Feng Yin*, Zigang Li*, A siRNA-induced peptide co-assembly system as a peptide-based siRNA nanocarrier for cancer therapy. Materials Horizons, 2018, 5(4), 745-752.
2.Kuan Hu, Hao Geng, Qingzhou Zhang, Qisong Liu, Mingsheng Xie, Chengjie Sun, Wenjun Li, Huacan Lin, Fan Jiang, Tao Wang*, Yun-Dong Wu*, Zigang Li*, An In-tether Chiral Center Modulates the Helicity, Cell Permeability, and Target Binding Affinity of a Peptide. Angew. Chem. Int. Ed. 2016, 55(28), 8013-8017.
3.Hui Zhao#, Qisong Liu#, Hao Geng#, Yuan Tian, Min Cheng, Yanhong Jiang, Mingsheng Xie, Xiaogang Niu, Fan Jiang, Yaou Zhang, Yuanzhi Lao, Yundong Wu*, Naihan Xu*, Zigang Li*, Crosslinked Aspartic Acids as Helix-Nucleating Templates. Angew. Chem. Int. Ed. 2016, 55(39), 12088–12093.
4.Kuan Hu#, Yixiang Jiang#, Wei Xiong, Hu Li, Pei-Yu Zhang, Feng Yin, Qianling Zhang, Hao Geng, Fan Jiang,* Zhou Li,* Xinwei Wang*, Zigang Li*, Tuning peptide self-assembly by an in-tether chiral center. Science Advances, 2018, 4(5), eaar5907.
5.Xiaodong Shi, Rongtong Zhao, Yixiang Jiang, Hui Zhao, Yuan Tian, Yanhong Jiang, Jingxu Li, Weirong Qin, Feng Yin*, Zigang Li*, Reversible stapling of unprotected peptides via chemoselective methionine bis-alkylation/dealkylation. Chem. Sci., 2018, 9(12), 3227-3232.
6.Yuan Tian#, Xiangze Zeng#, Jingxu Li#, Yanhong Jiang, Hui Zhao, Dongyuan Wang, Xuhui Huang*, Zigang Li*, Achieving enhanced cell penetration of short conformationally constrained peptides through amphiphilicity tuning. Chem. Sci., 2017, 8(11), 7576-7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