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来强

职务:课题组组长, 教授
电话:+86-755-2603-6052
邮箱:huanglq@tsinghua.edu.cn
教育背景及工作经历
2011             健康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筹)主任
2010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生命与健康学部副主任 (科研与合作交流)
2010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创新药物研究与开发创新团队共同负责人
2009             鹏城学者长期特聘教授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生命与健康学部)
2009             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
2007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2007             深圳市基因与抗体治疗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5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生物医药研究中心主任
2003             中国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医药学科带头人
1999-2003    美国硅谷BD Clontech公司高级科学家、Gencelmedix首席科学家  
1997-1999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研究员
1994-1997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肿瘤与分子病理学博士后
1989-1994    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系和卡内基研究院博士后
1984-1989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加州大学)助研,1985-86任助教
1983-1989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理学硕士(1984),博士(1989)
1981-1984    中国首批国家公派留美研究生(国家奖学金,82年底赴美)
1981-1982    中国教育部留美预备部培训中心(广外、北语、中大等)
1978 -1982   中国广州华南农业大学(77级)学士
奖项及荣誉
2013            揭示植物花序轴苞片功能及进化的论文受到国际及国内科学传媒关注报道
2012            再次获聘丁颖讲座教授 
2012            蛋白质生物技术论文获国际著名的Faculty of 1000特别推荐
2011            抗癌创新药物论文被国际著名期刊Integr Biol选为封面文章和热点文章撰文特别推介
2011           《生态学报》Acta Ecologica Sinica期刊30年百篇优秀论文奖(2011)入选清华大学百年科研成就选 
2011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十年十佳科研成果奖 
2011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十年科研成果选编和展览 
2009           2008年度深圳市科技创新奖 (全市同类名列第一) 
2007           2006年度深圳市首届科技创新奖 (全市同类名列第一) 
2007           入选Encyclopædia Britannica《大英百科全书》2006年年鉴重大科学突破 
2007           录入Encyclopædia Britannica《大英百科全书》2007年新版 
2007           入选Nature China《自然中国》中国大陆和香港突出科研成果 
2007           入选2006年中国重大科学进展 
2006           提名入围2006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决选获第11位 
2011           深圳大学城名师名家 
2010           载入马奎斯世界名人录 
2009           入选深圳市首批国家级高层次专业领军人才 
2009           获聘丁颖讲座教授 
2009           入选深圳市首批鹏城学者长期特聘教授 
2007           2006年度清华大学先进工作者 
20017          2006年度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先进教师 
2006           2005年度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重大课题奖 
2000           美国BD克隆技术公司技术奖 
1998-2000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研究奖金 
1989-1992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School Fellow 1994-97美国卡内基博士后奖学金 
1987-1989  美国加州大学Jastro-Shields优秀博士研究奖  1987, 1988, 1989 美国加州大学学术会议旅费奖,壳牌旅费奖 
1985-1986  美国加州大学助教奖
1984-1989  美国加州大学助研奖 
1984-1986  美国加州大学优秀研究生非居民学费奖 
1981-1985  中国教育部留美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研究领域
      致力于正常功能与癌症等疾病的分子细胞生物学机理和诊断治疗药物及技术研究。运用基因、抗体、疫苗、蛋白质和细胞工程等前沿生物科学技术及其与纳米科学技术交叉融合的手段,主攻高发恶性肿瘤(乳腺癌、肝癌、肺癌、宫颈癌、肠胃癌、黑色素瘤、脑瘤、血液癌)等重大健康问题,发现和阐明机制、鉴定靶点和标志物,筛选鉴定新的药物先导,研发创新精准的治疗方法和靶向载送技术系统,并进行验证评价,展示其效果及临床应用可行性。分为下列研究方向及技术手段:
1. 分子细胞生物学机理和诊治靶点。癌症发生与发展的分子细胞生物学机制和诊治靶点研究,包括肿瘤的形成、转移、微环境,肿瘤干细胞,免疫监视与逃逸、应答与检查点,药物作用及耐药性等的关键因子、标志物、通路和机制;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机理与干预靶点。
2.生物医药和生物治疗。基于基因/基因编辑,DNA/RNAs、多肽/蛋白质、疫苗、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抗体、嵌合抗原受体免疫细胞、肿瘤干细胞,以及生物技术创新,针对癌症等疾病的治疗药物及技术方法。
3.纳米医药和药物载送。基于纳米和细胞材料技术的药物载送、靶向、控释,包括抗癌小分子药物、生物大分子药物、以及天然活性物的发现和载送。
4. 基因组与遗传发育和进化生物学。
研究成果
      首次发现Mevalonate (MVA)代谢途径调控Hippo-YAP信号通路,发现MVA-Hippo-YAP这一新通路通过YAP调控RHAMM基因转录及细胞迁移和肿瘤转移并阐明其分子机制;发现降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物可阻断该通路从而抑制肿瘤转移,揭示老药新用的模式和机制。
      系统研究阐明抑癌基因Merlin (NF2)和ERM细胞膜-胞骨架信号联接蛋白家族的功能、信号与调控机制,揭示了ERM/Merlin蛋白质以磷酸化与磷脂调控其折叠结构进而控制其与肌动蛋白和膜蛋白结合的机制,发现多个互作因子包括PICT-1等,率先发现揭示了Merlin 和ERM在细胞核质穿梭、细胞的多种重要功能过程及调控信号通路中的作用,阐明PICT-1在细胞DNA损伤、自噬和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对分子细胞生物学、癌病变机理以及干预诊疗药物技术研发都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首先发现Calcineurin在α-arrestin介导的内吞运输过程中通过调节其磷酸化而发挥控制开关的关键作用,揭示其在细胞囊泡运输和GPCR等膜蛋白受体内吞中的重要调控功能及其分子机制;首先发现克隆并功能特性研究了第一个质体钙泵Ca2+-ATPase和第一个非哺乳动物钙联蛋白Calnexin。鉴定发现了Calcineurin新的调控因子和功能及机制;钙离子对细胞自噬的调控机制;以及基于FK506和雷帕霉素的衍生物的作用。
      筛选发现特异抑制HPV E7蛋白抗宫颈癌的新颖多肽,阐明其作用机制,是具有应用前景的新药候选。揭示数种天然化合物对肿瘤的治疗效用及其抑癌作用的新机制及靶点。
      研发了多项基因/蛋白质/细胞工程技术,包括:在iPS问世前,运用类似技术建成了多个永生化但性能仍然正常的人类原代细胞株;含重组酶元件或具有其它综合优点的腺病毒等多种基因载体;基因/蛋白可诱导控制表达系统;蛋白质相互作用检测技术与基因筛选系统;基因治疗及RNA干扰技术;人源性抗体获得与应用的技术与途径。并成功筛选研发了癌症、膀胱疾病等的治疗靶点和药物。设计制备了一系列创新纳米载药给药系统,研究验证其特性和对多种癌症的治疗效果,展示临床应用前景。
代表性成果
1.Zhongyuan Wang#, Yanping Wu#, Haifeng Wang, Yangqing Zhang, Lin Mei, Xuexun Fang, Xudong Zhang, Fang Zhang, Hongbo Chen, Ying Liu, Yuyang Jiang, Shengnan Sun, Yi Zheng, Na Li, Laiqiang Huang*. Interplay of mevalonate and Hippo pathways regulates RHAMM transcription via YAP to modulate breast cancer cell motility. Proc Natl Acad Sci USA (PNAS) 2014 Jan 7; 111(1): E89-98. [Direct Submission]
2.Jing Cai#, Xin Liu#, Kevin Vanneste#, Sebastian Proost#, Wen-Chieh Tsai#, Ke-Wei Liu#, […] Lai-Qiang Huang*, Yibo Luo*, Hong-Hwa Chen*, Yves Van de Peer*, Zhong-Jian Liu*. The genome sequence of the orchid Phalaenopsis equestris. Nature Genetics 2015 Jan; 47(1): 65-72.
3. Ke-Wei Liu, Zhong-Jian Liu, Laiqiang Huang*, Li-Qiang Li, Li-Jun Chen, Guang-Da Tang. Pollination: Self-fertilization strategy in an orchid. Nature 2006 Jun 22; 441(7096): 945-946。
4.Allyson F. O'Donnell, Laiqiang Huang, Jeremy Thorner, Martha S. Cyert. A calcineurin-dependent switch controls the trafficking function ofa-arrestin Aly1/Art6. J Biol Chem (JBC) 2013 Aug 16; 288(33): 24063-24080.
5.ZR Yang, HF Wang, J Zhao, YY Peng, J Wang, B-A Guinn*, LQ Huang*.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use of adenoviruses and immunotoxins in cancer gene therapy. Cancer Gene Ther 2007 Jul; 14(7): 599-615.
6.Lin Mei, Zhiping Zhang, Lingyun Zhao, Laiqiang Huang, Xiang-Liang Yang, Jintian Tang, Si-Shen Feng. Pharmaceutical Nanotechnology for Oral Delivery of Anticancer Drugs. Adv Drug Deliv Rev 2013 Jun 15; 65(6): 880-890..